2025年5月19日 地球日電子報第5期

Hi 地球日電子報的讀者們

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、乾旱與洪水、農作減產與糧食危機,過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節、場景開始一一成為新聞畫面。

本期電子報,我們將聚焦這些來自氣候變遷的直接與間接影響,帶你認識台灣與世界正在面臨的現實挑戰,並一同思考我們可以如何應對。

此外也帶大家看看截至地球日後,有多少人參與百萬綠行動、綠色生活21天及地球日,再延續我們的行動,讓每天都是地球日🌏

【2025 台灣百萬綠行動募集數據】

募集最新數據:截至2025/5/14止,已募集180,702次綠行動,共有6,030人次及39家團體攜手響應。

【2025 綠色生活21天募集數據】

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今年的成果得以持續累積、向前推進:
  •  我們一共完成了 11,559 次綠行動
  •  減少了 85,811 分鐘的數位使用時間
  • 約當減少 54,060 克二氧化碳當量(gEqCO₂),換算為 761 棵樹 21 天的碳吸收量,約等於1.8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樹一天吸碳量


【共同響應】

地球日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環境節日,不是少數幾個人的功勞,而是有好多人、好多團體共同支持!如同今年地球日共有 13 個友團共同響應讓今年地球日影響力更加巨大

感謝 RE-THINK 重新思考、Greenpeace 綠色和平 、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、地球公民基金會、台灣咾咕嶼協會、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、看守台灣協會 、台灣石虎保育協會、台灣猛禽研究會、高雄市野鳥學會、荒野保護協會、 海洋公民基金會、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共同響應

也別忘了造訪這些粉絲專頁,看看他們支持地球的方式有什麼!

校園正感受氣候變遷壓力

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的報告,氣候變遷已導致全球各地大規模學校關閉,影響了數以百萬計學生的受教權。僅在2022年至2024年間,就有81個國家的4億零4百萬名學生因自然災害而學習中斷,其中低收入國家所受衝擊最為嚴重。

很難想像這些國家平均失去了45天的教學時間,這樣的落後很難彌補。來了解氣候變遷還對學校帶來什麼影響吧!
閱讀更多

氣候謊言背後的真相

隨著氣候變遷跡象越來越明顯,否認氣候變遷帶來影響的說法雖然減少,但新的言論則轉向淡化氣候變遷的嚴重性,或宣稱因應措施「沒必要」或「不切實際」。

這些手法共同助長了錯誤資訊的散布,拖延了實質氣候行動,也反映出企業公開承諾背後常缺乏真正行動的普遍模式,來看看還有什麼被掩蓋的真相。
閱讀更多

勞動市場的新氣候:氣候相關工作無所不在

隨著我們邁入 2025 年,有一件事是確定的:氣候變遷正在重塑全球的勞動力結構。

因為氣候變遷勢必將以類似數位革命、甚至工業革命的規模,轉變 21 世紀的全球經濟。一方面,我們必須適應這個快速升溫的星球;另一方面,我們必須讓產業去碳化,以防止氣候進一步崩壞。

這兩項迫切任務都需要數以億計的工作者,不僅要理解氣候變遷是什麼,更要有動力去尋找減緩它的方法,並在這個現實下管理他們的企業、工作與職涯......
閱讀更多
報名連結
今年自然環資也整理出 55 項綠行動,並分為 #減塑力 #減碳力 #節約力 #知識力 四個地球力種類,讓綠行動更加具體行動化,邀請您繼續落實本系列綠行動,讓天天都是地球日!
個人響應
團體響應

關於地球日

本會自2002年開始翻譯與報導地球日總部Earth Day Network的相關文章及網站內容,並於2009年造訪地球日總部並簽訂合作協議。每年地球日,本會會依地球日總部所提出的Slogan,定調中文意譯,並鼓勵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。持續透過網路、地球日專欄、地球日電子報、地球日網站,傳遞世界各地環境議題,未曾間斷。20年來保有一貫的初衷:
  1. 資訊傳播
  2. 保護棲地,以行動保衛台灣的民間保育地,守住生物多樣性。
用您的捐款支持地球日的綠色行動計畫,推廣更環保的生活方式,讓我們一起改善地球環境,投資地球!
捐款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