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 03 月 22 日

 

親愛的讀者,

地下水為全球近半人口提供飲水資源,約40%用於農業灌溉,其餘則是產業用水。

不只這樣,地下水還能維持自然生態系,穩定河流的基本流量,防止地層下陷及海水入侵。去年台灣大旱期間,地下水更扮演救命水源。

儘管數據與科學證據皆指出地下水的重要性,但因藏於腳下、人們看不見,而經常被忽略。2022年世界水日以地下水為主角,以「看見隱而未見的地下水」(Groundwater:Making Invisible Visible)為主題,希望地下水資源獲得更多人的關注。

圖片來源:UN Water

本期電子報,首先要分享水井在大旱期間如何成為救命水源,以及在氣候變遷之下,旱災越加頻繁,台灣必須面對的地下水需求與管理問題。

接著,再看到屏東大潮州人工湖如何善用地下水庫,利用人工湖遞補地下水,使得屏東縣成為去年旱災期間,西部地區除雙北外,唯一水情亮綠燈的縣市。

最後再把視線轉向國外,借鑑於面積小、貯水面積不足、水資源來自他國的新加坡,如何循環利用再生水!

✉ 星球投資方法不漏接:【訂閱地球日電子報

下期預告:我們的星球 X 我們的健康

 

2022台灣地球日:投資我們的星球

2022年是地球日52週年,地球日總部以「投資我們的星球」為主題,呼籲各界採取氣候行動——企業採取永續政策與低碳轉型,政府制定永續政策和法令,而你我更是驅動社會轉型的力量,透過落實綠色消費,選擇對環境友善且願意展開減碳行動的品牌,將能夠督促生產者改變對待環境的方式。

枯旱預「井」(上):逾350口抗旱水井 水情紅燈還能持續供水的關鍵

2021年台灣歷經半世紀以來最嚴峻旱象,地下水再度發揮關鍵救命水源的角色。大旱期間共啟用352口「抗旱水井」,雖為短期抽取,不至於帶來負面的環境影響,但令人擔憂的是,政府至今仍無法掌握全台實際地下水用量,更無從衡量合理的抽取標準。

枯旱預「井」(下):台灣還能擰出多少水? 合法水井不到一成 學者:「有管跟沒管一樣」

2021年大旱之後,地下水管理課題浮現。在龐大的地下水管理黑數,加上用水量逐年成長、氣候變遷因素下,甫從大旱中喘一口氣的台灣,絲毫沒有鬆懈的本錢。

以濕地概念營造地下水庫 大潮州人工湖要讓「洪水資源化」

2015年屏東縣政府開挖大潮州補注湖,人工調蓄雨水、補注地下水,減緩因下游沿海地區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速度,另供應每日約10萬立方公尺的地下水。除了實踐「增源減洪」,更在2021年台灣水情亮紅燈之際,成為西部縣市除了雙北之外,唯一一個水情亮綠燈的縣市。

新加坡「水」智慧——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

新加坡1990年建造第一間「NEWater」 淨水場,這個由公共事業處PUB推出的超純淨、高級再生廢水自有品牌,主要用於工業用水,但在缺水期間,會與自然水參半,注入水庫後再透過一般淨水程序,供應生活用水所需。時至今日,「NEWater」已可提供新加坡40%的用水。借鏡新加坡,在台灣的我們可以做些甚麼?

4/16自然谷免費導覽開放報名中

4月中旬節氣接近穀雨,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。雖偶有冷氣團來襲,但氣候逐漸暖和,雨量豐富,正是適合作物生長的時節。而這個季節也是許多鳥類繁殖的時間。邀請您來到自然谷感受森林蓬勃的生命力,跟著生態講師認識生活週邊的生物們。

ibon捐環資 守護環境大小事

至 7-ELEVEn 門市ibon便利生活站,操作慈善捐款指定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,操作簡便免手續費,邀請您守護台灣的環境!

 

 

  

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

231 台灣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48號3樓

※ 若您不想再收到地球日電子報相關訊息 ,請按此退訂

116 台灣 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