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 02 月 24 日

 

親愛的讀者,

去年(2021)台灣歷經了疫情爆發,生活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:

上半年台灣陷入百年來的一場大旱,中部限水202天、新竹科學園區猛力節水,政府透過鑿井、海水淡化、再生水想辦法擰出水來。此外,2021年七月是全球142年來最熱的一年,台灣過去這110年來,年均溫已經上升1.6°C。小編如果脾氣暴躁,完全都可以怪給天氣。

面向未來,學者指出,台灣這座島嶼將持續加溫,夏季日數增長、冬季日數減少,到世紀末之前就會失去所有的冬天。

所以我們還有逆轉的機會嗎?或者有沒有什麼緩解的方法?

氣候科學家不約而同地指出: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法(Nature-based solutions, NbS),透過復育森林、農田、紅樹林、濕地和海洋生態系統,便能「自然而然」同時緩解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驟減的危機。

2022年,地球日以「投資我們的星球」(Invest in our planet)為主題,呼籲各界採取氣候行動——企業採取永續政策與低碳轉型,政府制定永續政策和法令,你我一介草民,更是驅動社會轉型的力量,個人的選擇將會成為集體的選擇。

台灣大約有80%人口居住在城市,在啟動「投資我們的星球」計畫以前,本期電子報和你一起了解投資標的、認識都市生活和自然的連結。

下期預告:星球投資指南

城市裡的視覺饗宴 「可食地景」的在地實踐 

1980年代,由園林設計師Robert Kourik提出了「可食地景」,代表園林設計與農業生產融合、食用與觀賞價值兼具的空間運用方式。可食地景在全球各地發展樣態多元,例如:美國西雅圖市民響應政策,在住家庭園種植果樹,十年已有9.3公頃的城市私人果園;洛杉磯食物銀行,則以垂直綠化設計、打造可食綠牆。

住在都市的我 應該離生物多樣性很遙遠? 

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在哪裡?不只在市區邊緣的郊山,或市中心的大型公園裡,生物多樣性就在人們的生活中,在飲食、住所、消費、休閒文化、個人健康等日常裡,我們享受著舒適便利的生活,其實正是仰賴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生態服務功能。

114國更新氣候承諾 高達92%納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 

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分析報告指出,各國逐漸意識到「以自然為本」的解決方案來因應氣候危機的價值。研究中評估各國最新氣候承諾發現,有高達92%都納入了這個思維,希望運用自然的力量來減排和調適氣候影響。

4/16自然谷免費導覽開放報名中

4月中旬節氣接近穀雨,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。雖偶有冷氣團來襲,但氣候逐漸暖和,雨量豐富,正是適合作物生長的時節。而這個季節也是許多鳥類繁殖的時間。邀請您來到自然谷感受森林蓬勃的生命力,跟著生態講師認識生活週邊的生物們。

ibon捐環資 守護環境大小事

至 7-ELEVEn 門市ibon便利生活站,操作慈善捐款指定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,操作簡便免手續費,邀請您守護台灣的環境!

 

 

  

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

231 台灣 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48號3樓

※ 若您不想再收到地球日電子報相關訊息 ,請按此退訂

116 台灣 臺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